经 浩
教授 主任医师
- 原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
- 历任苏州大学教学督导
- 硕士研究生导师
- 苏州大学教授
- 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》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
- 《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》常务编委
擅长疾病/Specialize In
个人简介/Introduction
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(原上海第一医学院)医疗系六年学制本科。历任苏州大学教学督导、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,常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师,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》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,《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》常务编委。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,主编专业著作5部。获国家专利4项,省、部、市科技成果奖12项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体外冲击波碎石问世。中国科学院张禄荪研究员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体外碎石机,和经浩合作,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了 “体外碎石中心”。经浩主任率先解决了结石的B超定位及其临床碎石技术,在“中华泌尿外科杂志”发表了专业论文,获得了科技进步奖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经浩和张禄荪先后四次在广州、深圳、珠海办学习班,培训了我国第一批体外碎石专科医生,此后,体外冲击波碎石在全国迅速展开。
经浩教授培训了我国第一批体外碎石专科医生
1990年3月,经浩在珠海体外碎石学习班讲课 1990年3月,经浩在珠海体外碎石学习班讲课
1990年5月,经浩在深圳蛇口医院操作示范
1990年11月经浩在广州碎石学习班讲课
经浩出版了国内第一本“体外冲击波碎石”专著
由吴阶平院士作序,经浩和张禄荪撰写国内第一本“体外冲击波碎石”专著,1992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,至今指导着全国体外冲击波碎石的临床工作。
经浩和吴阶平院士(右二) 经浩和张禄荪研究员(右二)
吴阶平院士是我国泌尿外科奠基人 张禄荪是我国第一台体外碎石机研制人
1992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999年1月第二次印刷
中国第一本体外碎石专著,经浩、张禄荪编著,吴阶平作序审阅,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.
医界首版“介入性泌尿学”
2005年,周志耀作序、我院经浩、何小舟、吴伟成、朱兆荣等撰写《介入性泌尿学》专著,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微创外科借助两大手段:内镜技术和介入技术,内镜技术成就了腔内泌尿外科,介入技术应用影像设备干预疾病的诊断治疗,这就是介入外科。我们首次在医界提出一个新兴学科概念:介入性泌尿学和腔内泌尿学一样也是泌尿外科的分支,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,从而丰富了微创泌尿外科的内容和治疗手段。
经浩和吴阶平的友情交往
吴阶平是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、医学教育家,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,我国泌尿外科奠基人,医学界的泰斗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经浩引进了国内第一台STORZ摄影膀胱镜,收集彩色照片成册,送到人民卫生出版社。审稿时吴阶平说:“过去图谱都是手工画的,摄影图谱我们国家还没有。”在吴老支持下,198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《膀胱内窥摄影图谱》。1986年,在科技成果评审时,吴老还亲自赶到常州,担任评审组长,予以肯定。到2001年再版时,吴老建议更名《泌尿内腔镜摄影图谱》,为此,还亲自写了书名,并郑重地签名、盖章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常州籍科学家张禄荪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体外碎石机,在第一人民医院做临床。期间吴老曾亲自来观看指导。
1990年在上海开第一届全国体外冲击波碎石大会时,吴老说,“国外已有专著出版,我们国家还没有”,鼓励经浩和张禄荪撰写专著,并欣然答应撰写序言推荐。1992年,《体外冲击波碎石》专著,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。
此后,经浩和吴阶平院士有了深厚的友谊,多有书信往来,寄贺年片,表示关爱。